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技创新重大任务落实深化机构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推进委员会官方网站 www.capsc.org.cn 发布时间:2021-07-14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强化科技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各项科技创新重大任务落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自觉地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高度谋划科技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深刻理解“创新驱动是国策”、“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聚焦世界科技强国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创新自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科技创新的新需求出发,确定近中远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二、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下六条主线开展。一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高水平科技供给,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二是围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要求,加强技术、装备和系统集成攻关,强化战略高技术领域的系统化部署,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围绕落实打赢三大攻坚战要求,强化技术支撑,促进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农村基层扩散,加大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民生科技领域的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四是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国家目标导向和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相结合,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营造科研人员长期潜心从事基础研究的良好环境。五是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积极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进体制机制,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六是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创新发展,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带动更多地区加快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支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造强有力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科技研发体系,开放共享的创新能力支撑体系,吸纳全球的高端人才体系,运行顺畅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互利共赢的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体系;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科技管理监督评估体系和完备准确的科技管理基础信息体系,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体系支撑和制度保障。
三、加强宏观统筹和协同推进,抓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落实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改革驱动创新,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做好与原科技部党组一号文件和外专局、自然科学基金会确定重点任务的衔接,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强化作风,迅速行动,“实”字当头,切实承担起责任,狠抓贯彻落实。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围绕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幅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以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找准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研究提出重大专项2020年之后的梯次接续方案,制定支持重大专项成果产业化配套政策。全面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实施的统筹协调。加快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集中梳理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系统部署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的产业安全提供科技保障。深入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推进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发展和完善科技金融,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打赢污染防治、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强化重大科技创新的民生导向,加强针对性、差异化、系统性的科技创新供给。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深入推进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加强重点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统筹推进创业、定点和片区扶贫,开展科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研究编制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构建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平安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耦合互动创新体系,强化癌症、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防控集成攻关。
3. 把加强原始性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强化基础研究的统筹协调、系统部署、多元投入、政策支持。推进基础研究项目、基地、人才、标准等方面全面提升,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持续深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改革,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国科学基金体系,聚焦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注重交叉学科,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资助绩效。
4. 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系统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总体设计,成体系地布局好关键结点建设。研究制定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工程总方案,对创新活动各环节进行全链条设计。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先行组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启动重大领域国家实验室的论证组建工作。加快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化整合,在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重点领域构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强化军民科技战略统筹和一体化布局,探索科技军民深度融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切实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力更生,坚持开放合作,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切实补齐科技核心关键技术短板。
5.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造就结构合理、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注重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培养本土高水平人才相结合,培养和锻造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优化科技人才专项组织实施机制,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政策创新和国家重点引智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培养高端紧缺人才,吸引国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重大全球性问题研究。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积极开发利用境外高层次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境外培训支持力度。推动《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健全高端外国人才服务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全面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开展“一卡通”试点。建立分层次多样化外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
6.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抓落实、补短板、强弱项、求实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针对性。开展科技进步法修订前期研究,推动完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制定,修改废止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砍掉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研究制定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有关政策,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深入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和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改革完善项目形成与管理机制,建立高度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机构和专员队伍。落实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组建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注重吸引外国人才参与国家重大规划、科研项目、重大工程等咨询论证和国家标准制定等工作。实施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全面开展国家、区域、创新主体和创新园区的监测与评价。推动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等资源向社会开放。
7. 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为龙头加快建设区域增长极增长带,做好雄安新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强与港澳全方位科技创新合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创新型省市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提高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引领能力,建设一批创新型县(市)、创新型乡镇和科技创新示范村。深化中西部与东部的结对创新合作机制。在国家确定的自由贸易等各类试验区的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和更加便利的管理服务方式。落实好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资增长、推动创新发展中外国人才引进的重要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引才引智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
8. 加大科技全方位对外开放力度,主动布局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制定者,提升在全球创新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研究制定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若干意见。积极牵头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制定战略规划,确定优势领域,做好项目的遴选论证、培育倡议和启动实施。进一步推动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加强开放合作。加快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合作行动。拓展与发达国家创新对话机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科技伙伴关系,务实推动双多边政府间机制性科技合作。加强科技援外工作,做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管理人才国际培训。推进重大战略性项目合作,优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布局。
四、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机构改革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1. 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有利于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服从大局,不折不扣抓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落实。
2. 把握职能转变这个关键,全力做好科技部机构改革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紧紧扣住“加强、优化和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这条主线,强化科技部作为宏观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把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转变管理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注重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使政府的科技管理更好地适应科技创新活动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国家科技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
3. 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机构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施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严格工作纪律,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不变通、不走样,确保转隶组建和机构职能调整及时到位。将机构整合、职责调整、重大任务落实三条线压茬推进,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日常工作有序推进、正常运转,确保机构改革工作与科技改革发展重大任务无缝衔接。
4. 坚持党性原则和全局观念,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斗志。要严格遵守机构改革过程中的各项纪律要求,将监督工作贯穿于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听从组织指挥,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履好职、尽好责。把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每一位干部职工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按照人尽其才、人岗相适的原则,妥善安排有关人员,做好全面系统细致的工作,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1.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监督意识,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部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加强对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四讲四倡导”,培育良好机关文化。
2. 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导向和“党建抓不好、业务上不去”理念,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强化书记意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建述职述评考核。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 强化理论武装。全面系统、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落实党中央部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住关键少数,发挥理论中心组学习示范作用,强化党课引领,组织开展处以上党员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集中轮训,带动和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运用并指导科技创新实践。
4.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坚持干事谋发展导向,把政治品格、事业需要和干部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改革攻坚一线和艰苦复杂环境中发现培养干部。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提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忠诚、担当、专业、务实、守正的科技管理干部。
5. 持之以恒反腐惩恶、正风肃纪。继续保持反腐败工作高压态势。把握科技领域廉政风险规律,把廉政建设要求融入科技管理工作全过程,深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盯新动向、新表现,持续整治“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党内监督,强化纪律教育,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6. 推动科技界转变学风作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传承我国科研人员代代相传的科学态度和优秀品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线工作,坚持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不尚浮夸的科学道德,坚持严谨、求实、低调的良好学风,树立诚信、较真的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爱国、报国情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坚持预防和惩治并举,坚持自律和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制度化,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自觉地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高度谋划科技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深刻理解“创新驱动是国策”、“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聚焦世界科技强国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创新自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科技创新的新需求出发,确定近中远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二、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下六条主线开展。一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高水平科技供给,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二是围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要求,加强技术、装备和系统集成攻关,强化战略高技术领域的系统化部署,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围绕落实打赢三大攻坚战要求,强化技术支撑,促进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农村基层扩散,加大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民生科技领域的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四是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国家目标导向和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相结合,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营造科研人员长期潜心从事基础研究的良好环境。五是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积极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进体制机制,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六是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创新发展,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带动更多地区加快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支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造强有力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科技研发体系,开放共享的创新能力支撑体系,吸纳全球的高端人才体系,运行顺畅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互利共赢的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体系;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科技管理监督评估体系和完备准确的科技管理基础信息体系,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体系支撑和制度保障。
三、加强宏观统筹和协同推进,抓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落实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改革驱动创新,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做好与原科技部党组一号文件和外专局、自然科学基金会确定重点任务的衔接,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强化作风,迅速行动,“实”字当头,切实承担起责任,狠抓贯彻落实。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围绕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幅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以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找准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研究提出重大专项2020年之后的梯次接续方案,制定支持重大专项成果产业化配套政策。全面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实施的统筹协调。加快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集中梳理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系统部署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的产业安全提供科技保障。深入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推进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发展和完善科技金融,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打赢污染防治、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强化重大科技创新的民生导向,加强针对性、差异化、系统性的科技创新供给。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深入推进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加强重点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统筹推进创业、定点和片区扶贫,开展科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研究编制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构建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平安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耦合互动创新体系,强化癌症、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防控集成攻关。
3. 把加强原始性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强化基础研究的统筹协调、系统部署、多元投入、政策支持。推进基础研究项目、基地、人才、标准等方面全面提升,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持续深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改革,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国科学基金体系,聚焦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注重交叉学科,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资助绩效。
4. 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系统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总体设计,成体系地布局好关键结点建设。研究制定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工程总方案,对创新活动各环节进行全链条设计。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先行组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启动重大领域国家实验室的论证组建工作。加快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化整合,在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重点领域构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强化军民科技战略统筹和一体化布局,探索科技军民深度融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切实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力更生,坚持开放合作,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切实补齐科技核心关键技术短板。
5.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造就结构合理、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注重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培养本土高水平人才相结合,培养和锻造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优化科技人才专项组织实施机制,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政策创新和国家重点引智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培养高端紧缺人才,吸引国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重大全球性问题研究。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积极开发利用境外高层次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境外培训支持力度。推动《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健全高端外国人才服务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全面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开展“一卡通”试点。建立分层次多样化外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
6.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抓落实、补短板、强弱项、求实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针对性。开展科技进步法修订前期研究,推动完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制定,修改废止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砍掉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研究制定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有关政策,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深入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和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改革完善项目形成与管理机制,建立高度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机构和专员队伍。落实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组建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注重吸引外国人才参与国家重大规划、科研项目、重大工程等咨询论证和国家标准制定等工作。实施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全面开展国家、区域、创新主体和创新园区的监测与评价。推动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等资源向社会开放。
7. 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为龙头加快建设区域增长极增长带,做好雄安新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强与港澳全方位科技创新合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创新型省市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提高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引领能力,建设一批创新型县(市)、创新型乡镇和科技创新示范村。深化中西部与东部的结对创新合作机制。在国家确定的自由贸易等各类试验区的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和更加便利的管理服务方式。落实好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资增长、推动创新发展中外国人才引进的重要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引才引智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
8. 加大科技全方位对外开放力度,主动布局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制定者,提升在全球创新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研究制定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若干意见。积极牵头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制定战略规划,确定优势领域,做好项目的遴选论证、培育倡议和启动实施。进一步推动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加强开放合作。加快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合作行动。拓展与发达国家创新对话机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科技伙伴关系,务实推动双多边政府间机制性科技合作。加强科技援外工作,做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管理人才国际培训。推进重大战略性项目合作,优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布局。
四、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机构改革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1. 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有利于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服从大局,不折不扣抓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落实。
2. 把握职能转变这个关键,全力做好科技部机构改革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紧紧扣住“加强、优化和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这条主线,强化科技部作为宏观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把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转变管理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注重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使政府的科技管理更好地适应科技创新活动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国家科技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
3. 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机构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施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严格工作纪律,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不变通、不走样,确保转隶组建和机构职能调整及时到位。将机构整合、职责调整、重大任务落实三条线压茬推进,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日常工作有序推进、正常运转,确保机构改革工作与科技改革发展重大任务无缝衔接。
4. 坚持党性原则和全局观念,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斗志。要严格遵守机构改革过程中的各项纪律要求,将监督工作贯穿于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听从组织指挥,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履好职、尽好责。把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每一位干部职工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按照人尽其才、人岗相适的原则,妥善安排有关人员,做好全面系统细致的工作,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1.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监督意识,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部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加强对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四讲四倡导”,培育良好机关文化。
2. 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导向和“党建抓不好、业务上不去”理念,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强化书记意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建述职述评考核。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 强化理论武装。全面系统、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落实党中央部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住关键少数,发挥理论中心组学习示范作用,强化党课引领,组织开展处以上党员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集中轮训,带动和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运用并指导科技创新实践。
4.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坚持干事谋发展导向,把政治品格、事业需要和干部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改革攻坚一线和艰苦复杂环境中发现培养干部。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提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忠诚、担当、专业、务实、守正的科技管理干部。
5. 持之以恒反腐惩恶、正风肃纪。继续保持反腐败工作高压态势。把握科技领域廉政风险规律,把廉政建设要求融入科技管理工作全过程,深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盯新动向、新表现,持续整治“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党内监督,强化纪律教育,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6. 推动科技界转变学风作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传承我国科研人员代代相传的科学态度和优秀品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线工作,坚持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不尚浮夸的科学道德,坚持严谨、求实、低调的良好学风,树立诚信、较真的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爱国、报国情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坚持预防和惩治并举,坚持自律和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制度化,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
2018年5月16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侵删。
2018年5月16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侵删。